在绿证自愿认购制度建立六年之后,三部门发文全面扩容绿证交易,中国迎来绿证新时代。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有着一些困惑,绿证究竟是什么?和绿电有什么区别?绿证可以怎么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绿证绿电的来龙去脉。
一、什么是绿电、什么是绿证?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绿色电力(绿电)一般指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目前国内主要绿电来源为太阳能和风力。
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简称绿证)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它是证明电量是什么时间由谁而发的一个标识,对于发电企业而言,绿证相当于所发绿电的出生证。绿电上网后,绿证就成为了绿电的身份证。而绿电被输送至用电企业,比如钢铁厂,被消纳后,绿证又相当于其死亡证。
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电量核发绿证,一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
二、可申请绿证的电力类型有哪些?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规定,对以下上网电量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
集中式风电(含海上风电)、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含光热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
对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
对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核发可交易绿证;
对存量常规水电项目,暂不核发可交易绿证,相应的绿证随电量直接无偿划转;对2023年1月1日(含)以后新投产的完全市场化常规水电项目,核发可交易绿证。
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后,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证供应市场。
三、如何交易?
交易是在市场中进行,市场的形成无非是需要五个要素,即买卖双方、供需关系、商品、交易方式和交易场所。
1、买卖双方:绿证市场的参与主体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工商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电网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等自然人主体。市场主体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发电类型、补贴情况、生产日期的绿证。
2、供需关系:简单来说,绿证市场的供给侧是由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核发的绿证,需求侧则是绿证的各类应用场景。目前我国的绿证市场状况是“供给侧建立并完善绿证制度,绿证需求侧潜力未充分释放”。
3、商品:绿证市场中交易的商品就是绿证,即绿色电力的环境权益(Environmental benefits)或者环境属性(Environmental attributes)的证明。
4、交易方式:绿证由核发机构批量推送至电力交易机构,按交易合同或双边协商约定将绿证随绿色电力一同交易,分别明确绿证和物理电量的交易量、交易价格。交易方式包括双边协商、挂牌和集中竞价三种方式,现阶段绿证仅可交易一次。
——延伸:绿电交易是将绿色电量和电量上赋予的绿色属性,在同一个合同中完成交易,而单独的绿证交易是可以不包含电量单独进行买卖的。比如一个用电企业和一个发电企业,签署了一个购电合同,合同里既包含了购得多少度的电量,同时也包含了这些电量上所配套的绿色环境属性,这就是绿电交易;而绿证交易的电和证不一定是一起交易的,不要求电量一定从发电企业运送到用电企业,就可以获得他的绿色属性,这是绿证的额外优势。只要产生了购买绿证的行为,就是绿证交易。
5、交易场所:国内可开展绿证交易的电力交易机构有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适时拓展至国家认可的其他交易平台。
四、绿证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绿证是什么,绿证该如何交易,那么绿证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在使用时要注意识别哦!
五、绿证的应用场景
前文已经提到目前国内绿证市场的状况是供给侧建立并完善绿证制度,绿证需求侧潜力未充分释放,那么除了政策推动,在需求侧还可以探索绿证的哪些应用场景呢?
绿电消费认证和节能降碳管理机制 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 |
绿证与碳核算和碳市场管理衔接(1) (1)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 |
绿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支撑(1) (1) 将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和通用国家标准(2) (2) 探索在特定产品中,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的差异化产品标识 |
加强绿证国际互认 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
其他潜在的应用场景(1) (1)集团公司内部消化(2) (2)环境权益转为收藏价值(3) (3)探索绿色产品的抵消需求 |
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
绿电消费认证和节能降碳管理机制 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 |
绿证与碳核算和碳市场管理衔接(1) (1)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 |
绿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支撑(1) (1) 将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和通用国家标准(2) (2) 探索在特定产品中,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的差异化产品标识 |
加强绿证国际互认 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
其他潜在的应用场景(1) (1)集团公司内部消化(2) (2)环境权益转为收藏价值(3) (3)探索绿色产品的抵消需求 |
(1)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
绿电消费认证和节能降碳管理机制 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 |
绿证与碳核算和碳市场管理衔接(1) (1)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 |
绿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支撑(1) (1) 将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和通用国家标准(2) (2) 探索在特定产品中,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的差异化产品标识 |
加强绿证国际互认 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
其他潜在的应用场景(1) (1)集团公司内部消化(2) (2)环境权益转为收藏价值(3) (3)探索绿色产品的抵消需求 |
(1) 将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和通用国家标准(2) 探索在特定产品中,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的差异化产品标识
绿电消费认证和节能降碳管理机制 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 |
绿证与碳核算和碳市场管理衔接(1) (1)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 |
绿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支撑(1) (1) 将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和通用国家标准(2) (2) 探索在特定产品中,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的差异化产品标识 |
加强绿证国际互认 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
其他潜在的应用场景(1) (1)集团公司内部消化(2) (2)环境权益转为收藏价值(3) (3)探索绿色产品的抵消需求 |
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绿电消费认证和节能降碳管理机制 将绿证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碳排放评价管理机制 |
绿证与碳核算和碳市场管理衔接(1) (1)全国碳排放交易机制(2) (2)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 |
绿证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有效支撑(1) (1) 将绿证纳入产品碳足迹核算基本方法和通用国家标准(2) (2) 探索在特定产品中,设计体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的差异化产品标识 |
加强绿证国际互认 推动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
其他潜在的应用场景(1) (1)集团公司内部消化(2) (2)环境权益转为收藏价值(3) (3)探索绿色产品的抵消需求 |
(1)集团公司内部消化(2)环境权益转为收藏价值 (3)探索绿色产品的抵消需求
六、国内绿证和国际绿证的区别
GEC即中国绿证,上文已经详细说明,在此就不做赘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E100对中国绿证实行有条件认可,该条件为:必须购买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所有环境权益,且这些权益未被出售、转让和在别处声明。
国际绿证主要是有两种,I-REC和TIGR。
其中I-REC是由总部位于荷兰的NGO组织I-REC Standard进行签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陆上和海上风电、水电、潮汐发电、生物质发电、沼气发电等多种形式。总部在美国的一家机构APX建立并管理全球可再生能源交易证书的一家在线平台,全程签发和追踪可再生能源证,称为TIGR,北美地区的绿证叫MAR(North American Renewables Registry),北美之外的叫做TIGR(Tradable Instrument for Global Renewables),TIGR绿证主要发放给无补贴的平价项目,不接受水电项目、有补贴的项目、以及申请过其他类型绿证项目的申请。I-REC和TIGR都被RE100认可。
注:RE100即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是由国际气候组织(The Climate Group)与碳信息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在2014年合作发起的全球企业可再生能源倡议。要求加入 RE100 的企业必须公开承诺:在2050年前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按照要求每年披露用电数据和目标进展情况。